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河北省歌舞厅管理办法(修正)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3 09:50:01  浏览:8275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河北省歌舞厅管理办法(修正)

河北省人民政府


河北省歌舞厅管理办法(修正)
河北省人民政府


(1993年6月22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令第85号发布 根据1998年1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令第212号修正)


第一条 为促进文化市场的健康发育和繁荣,丰富公民的文化生活,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开办营业性歌舞厅(含卡拉OK厅、音乐茶座和有乐队伴奏或演唱的酒吧、咖啡厅、夜总会,下同)均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歌舞厅的经营和管理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注重社会效益。
第四条 各级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对歌舞厅实行分级管理,其具体职责分工由省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制定。
第五条 公安、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能,依法对歌舞厅实行监督、检查。
第六条 开办歌舞厅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适合从事歌舞活动的固定场所,房屋建筑坚固安全,出入口宽敞畅通;
(二)有物品寄放处;
(三)有符合规定条件的音响设备和安全照明(包括应急照明)设备;
(四)有相应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保卫人员;
(五)消防设备齐全有效,设置得当;
(六)有健全的经营管理制度和安全防范措施。
第七条 开办歌舞厅的单位应持其主管部门开具的证明及有关材料,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向同级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查合格后,发给《文化经营许可证》。由所在设区的市、县(含县级市、市辖区)公安部门核发《安全合格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按有关规定登记注册,
办理营业执照。
个人开办歌舞厅应持本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开具的证明,按前款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第八条 经营歌舞厅应遵守下列规定:
(一)人员容量定额须符合安全要求;
(二)营业期间工作人员须佩戴标志,坚守岗位,履行职责,维护场内外秩序;
(三)按《河北省舞厅、游艺游乐、书、报、刊经营活动管理费收取办法》的有关规定及时缴纳管理费;
(四)严禁演奏、演唱或播映内容反动、淫秽的曲目和图像;
(五)严禁采取熄灯方式招徕顾客,严禁跳脱衣舞,不准雇佣或变相雇佣舞伴;
(六)不得出售烈性酒;
(七)设包厢的门窗透明面积不得少于包厢门整体面积的三分之二,不得设帘帐;
(八)歌舞厅照明亮度不得低于4勒克司,场内包厢照明亮度不得低于3勒克司,音量不得超过90分贝。禁止在室外安装音响设备;
(九)禁止精神病患者和16岁以下未成年人入场。
第九条 歌舞厅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衣冠不整,或穿背心、短裤、拖鞋等入场;
(二)在场内起哄闹事、侮辱妇女或其他违法活动;
(三)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和易燃、易爆、剧毒、腐蚀、放射性危险物品及其他违禁物品。
第十条 文化市场管理人员持省文化行政执法证,按管辖范围对经营单位进行检查。经营单位必须予以配合,不得拒绝、阻挠和刁难。
歌舞厅的治安管理,由当地公安部门负责。
第十一条 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公安机关对《文化经营许可证》和《安全合格证》实行年审验证制度。经营单位应在规定时间内到原申领证件部门办理年审验证手续。
第十二条 歌舞厅需变更企业法人、经营单位、经营项目或迁移经营地点的,应按原批准程序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第十三条 对执行本办法,为繁荣、发展文化娱乐市场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由各级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给予表彰或奖励。
第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的,由文化、公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按照管理权限给予警告,并可处以营业额三倍以下的罚款,但最高不超过三万元;没有营业收入的,处以一万元以下罚款。其它法律、法规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罚没收入一律上缴同级财政。
第十五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逾期不申请复议、不起诉、又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机关可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十六条 营业性露天歌舞场参照本办法执行,营业时间不得超过23时。
第十七条 《文化经营许可证》、《安全合格证》分别由河北省文化厅和河北省公安厅统一印制。
第十八条 本办法由河北省文化厅和河北省公安厅负责解释。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1997年12月18日河北省人民政府第78次常务会议通过 1998年1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令第212号发布施行)


一、第七条中的“市”修改为“设区的市”,删除该条中的“地”字样。
二、第八条修改为“经营歌舞厅应遵守下列规定:
(一)人员容量定额须符合安全要求;
(二)营业期间工作人员须佩戴标志,坚守岗位,履行职责,维护场内外秩序;
(三)按《河北省舞厅、游艺游乐、书、报、刊经营活动管理费收取办法》的有关规定及时缴纳管理费;
(四)严禁演奏、演唱或播映内容反动、淫秽的曲目和图像;
(五)严禁采取熄灯方式招徕顾客,严禁跳脱衣舞,不准雇佣或变相雇佣舞伴;
(六)不得出售烈性酒;
(七)设包厢的门窗透明面积不得少于包厢门整体面积的三分之二,不得设帘帐;
(八)歌舞厅照明亮度不得低于4勒克司,场内包厢照明亮度不得低于3勒克司,音量不得超过90分贝,禁止在室外安装音响设备;
(九)禁止精神病患者和16岁以下未成年人入场。”
三、第十条修改为:“文化市场管理人员持省文化行政执法证,按管辖范围对经营单位进行检查。经营单位必须予以配合,不得拒绝、阻挠和刁难。”
四、第十四条修改为“违反本办法规定的,由文化、公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按照管理权限给予警告,并可处以营业额三倍以下的罚款。但最高不得超过三万元;没有营业收入的,处以一万元以下罚款。其他法律、法规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罚没收入一律上缴同级财政。”
五、第十五条修改为“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逾期不申请复议、不起诉、又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机关可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1993年6月22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上海市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住房公积金运行分析报告(2010年三季度)

上海市公积金管理中心


发布住房公积金运行分析报告(2010年三季度)

  三季度,上海住房公积金各项工作有序推进,运行状况总体良好。归集额、提取额、缴存人数和增值收益等指标持续增长;个贷发放规模回落;住房公积金贷款购买经济适用房试点工作进展顺利。

  一、各项业务指标完成情况

  ——住房公积金归集。三季度共归集住房公积金和补充公积金 101.54亿元,同比增长14.83%。其中,住房公积金归集79.44亿元,占归集额的78%;补充公积金归集22.10亿元,占归集额的22%。截至9月底,住房公积金和补充公积金累计归集2417亿元。

  ——住房公积金缴存。9月底,上海住房公积金缴存单位10.11万个,比去年同期增加1.09万个;缴存职工398.69万人,比去年同期增加32.41万人,增幅8.85%。

  ——住房公积金提取。三季度住房公积金各类提取合计63.82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其中,住房消费类提取52.34亿元,同比下降1.18%;退休等原因的销户提取11.48亿元,同比增长11.39%。截至9月底,住房公积金累计提取额为1373亿元,占累计归集额的57%。

  ——住房公积金个贷发放。三季度住房公积金个贷发放1.66万户,同比下降73.82%;发放金额48.86亿元,同比下降74.56%。截至9月底,住房公积金个贷余额为1093.86亿元,比年初增加67.00亿元;公积金个贷余户66.29万户,比年初增加1.35万户;已累计向146.92万户家庭发放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2259.78亿元,支持购房建筑面积1.36亿平方米。

  ——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9月底住房公积金个贷户数逾期率为1.73‰,金额逾期率为0.103‰。户数和金额逾期率均处于较低风险水平。

  ——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三季度住房公积金业务收入11.19亿元,业务支出5.26亿元,实现增值收益5.93亿元,同比增长5.52%。

  二、三季度上海住房公积金运行特点

  1、缴存职工数增长提速。

  三季度末,全市住房公积金缴存职工数达398.69万,比年初增加27万人,同比增长8.85%,较去年同期上升5.41个百分点。三季度单季净增人数18.3万,为上半年净增人数的近2倍。1-9月职工新开户数42.51万,同比增长70.26%。三季度缴存职工数较快增长为实现年底全市缴存职工数突破400万的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缴存职工数快速增长的原因:一是本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今年以来上海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逐步稳固,增速较快,运行平稳。企业用工需求增加,加之三季度普通高校毕业生大量就业,使缴存职工数增速加快。二是市公积金中心“扩覆100天行动”的直接推动。今年5月起,市公积金中心为加大扩覆力度,实施了“扩覆100天行动”计划。期间,中心各管理部充分利用新成立单位的信息,向新设立单位大力宣传住房公积金制度,督促缴存;对单位参与基数调整的人数和实际就业人数进行核对,杜绝漏缴少缴;对部分违反或拒不执行《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的企业主动开展执法检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归集额继续较快增长,但增速有所放缓。

  三季度住房公积金归集101.54亿元,同比增长14.83%,尽管增幅较去年同期下降了近4个百分点,但仍处于较快增长范畴。三季度住房公积金月缴存基数和月缴存额调整工作顺利完成。基数调整后人均月缴存额为669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2%。据分析,月缴存额调整后,有73%的职工月缴存额较去年上升;15%的职工月缴存额维持不变;12%的职工月缴存额略有下降。职工月缴存额结构上的变化导致了今年人均月缴存额的增幅相对较小,进而导致了三季度归集额同比增幅减小。

  3、住房公积金个贷发放变化幅度较大。

  在4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后,本市的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房价过快上涨和投资投机性需求蔓延的势头得到遏制,房产交易量一度走低,7月份达到谷底,但随后的8、9月住宅成交量、成交价格双双回升。市场的变化直接反映到住房公积金贷款的发放规模上。三季度公积金个贷发放额48.86亿元,同比和环比分别下降74.56%和41.49%。其中7月发放15.06亿元、8月发放13.20亿元、9月发放20.60亿元。8月公积金个贷发放量为年内新低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政策调控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二是8月中旬开始停止受理住房公积金大(装)修贷款,对公积金贷款发放金额产生影响。

  4、住房公积金贷款购买经济适用房试点进展顺利。

  本市经济适用房供应试点工作今年三季度在徐汇、闵行两区正式启动。市公积金管委会为此批准出台了住房公积金个人经济适用房贷款政策。自8月经济适用房试点工作正式启动以来,共受理徐汇和闵行两区545户经济适用房购买家庭的住房公积金贷款,贷款金额1.2亿元,发挥了住房公积金对支持经济适用房家庭住房消费的积极作用。

  三、年内关注的重点

  随着国家对各地住房保障工作要求的进一步深化,本市保障性住房建设速度不断加快。作为住房保障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的住房公积金,如何积极探索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消费是年内值得关注的一个重点。在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方面,如何在原有提供廉租房建设补充资金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住房公积金结余资金支持公共租赁房建设;在支持保障性住房消费方面,如何在已经实施住房公积金贷款购买经济适用房的同时,在对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房屋租金方面,进一步扩大政策范围,用于支付公共租赁房租金,并简化手续等等。总之,通过支持增加保障性住房供应和消费进一步发挥住房公积金制度在住房保障体系中的作用。

  上海市公积金管理中心

  2010年10月28日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关于改进和完善《工资总额使用手册》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关于改进和完善《工资总额使用手册》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
1995年5月26日,外经贸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外经贸委(厅、局),各总公司,本部直属事业单位,各商会、协会、学会,各外贸中心:
根据劳动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的《关于〈工资总额使用手册〉审核签章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综司函字〔1994〕539号)和人事部有关规定,经商劳动部,并结合我部的实际情况,现就部属各有关单位全面实行《工资总额使用手册》(以下简称《手册》)审核(备案)签章制度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实行工资总额《手册》管理的范围
职工工资总额的范围按国家统计局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执行。下列范围各单位的全部在册职工列入工资总额《手册》管理范围:
1.部机关;
2.直属企业及其所属企业或兴办的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下称三资企业,不含外方职工)、联(合)营企业;
3.事业单位、由部归口管理的社会团体及其所办企业。
二、《手册》的管理
1.列入《手册》管理范围的在京各单位统一使用由北京市劳动局、人事局和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联合印制的《工资总额使用手册》。该《手册》是在京各单位从银行提取工资性现金的唯一凭证。京外单位可使用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印制的《手册》。
2.部属各有关单位应在按国家规定确定或允许提取的工资总额范围之内,合理安排使用工资总额计划,并将工资总额使用情况填入《手册》。
3.各单位只能在开户银行的基本帐户凭《手册》支取工资性现金。
4.各单位《手册》中的工资总额因各种原因发生变化需要调整的,由外经贸主管部门审核(备案)签章。
5.因各种原因被撤并的单位,其《手册》应由外经贸主管部门收回并予以注销。
6.目前已使用《手册》的单位,今年可继续使用,并需经外经贸主管部门审核签章。
凡未使用《手册》的各单位,应到开户行购买《手册》,并履行审批手续后方可到银行支取工资性现金。
三、工资总额的确定
1.各总公司的年度工资总额按照外经贸部、劳动部、财政部关于外经贸企业实行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的有关文件规定确定。
2.机关、事业单位的年度劳动工资总额仍按我部现行工资总额管理的有关规定进行确定。
3.事业单位、社团组织所办企业的工资总额使用计划按我部《关于部属事业单位、社团组织所办企业劳动工资管理的若干规定》确定。
4.三资企业的年度工资总额计划由董事会或董事会授权企业经营者确定。
5.联(合)营企业的年度工资总额使用计划由其按隶属关系确定的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并经联(合)营各单位同意后确定。
四、《手册》的审核(备案)签章
1.部属各有关单位的《手册》,由外经贸部(人事教育劳动司)使用“外经贸部工资总额审核专用章”进行审核(备案)签章。部属各单位在确定当年的工资总额之前,年初暂按上年最后下达的劳动工资计划数填入新的《手册》,待当年工资总额计划确定后(工效挂钩企业清算结束后),再按有关规定进行调整。
(1)部在京所属各总公司的《手册》在当年“工效挂钩”清算结束后,由外经贸部对《手册》进行调整审核并签章。其中,实行总公司与二级公司《手册》分开管理的单位,其二级公司的《手册》均应由外经贸部审核签章,并填列《工资总额计划分配表》(附件一)。
(2)各事业单位,各商会、协会、学会,部机关的《手册》,在当年劳动工资计划下达后,由外经贸部对《手册》进行调整审核并签章。
(3)事业单位、社团组织所办企业的《手册》在工资总额确定后,由外经贸部对《手册》进行调整审核并签章。
(4)三资企业、联(合)营企业应在每年年初将《三资企业、联(合)营企业工资总额计划申报表》(附件二)及有关统计资料报外经贸部,由外经贸部对《手册》进行备案签章。
(5)各总公司所属驻地方的,现由部委托当地外经贸行政部门管理的企业,其《手册》按现行管理体制,年初由当地外经贸厅委根据企业上年《手册》中最后下达的工资总额计划数填写
当年工资总额使用计划预控数,在“工效挂钩”清算结束后,由外经贸厅委根据外经贸部批复下达的清算结果和工资总额使用计划对《手册》进行调整备案并签章。部直属京外单位和部属总公司在京外设立的其他企业,可由有关单位(总公司)提出申请,由部书面委托当地劳动或外经贸行政管理部门代办审核签章。
2.在京各单位《手册》审核(备案)签章手续应于1995年6月10日前到部人事教育劳动司办理。部属驻地方企业的手续由当地外经贸主管部门或受委托的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办理。根据有关规定,1995年6月1日以后,凡未使用《手册》或未经审核(备案)签章的单位,各银行柜台将一律拒付工资。
五、新组建的国有单位,应将批准文件、营业执照的复印件及劳动工资表报外经贸部,由人事司具体核定初始工资水平,下达预控劳动工资计划额,并填入《手册》,加盖“外经贸部工资总额审核专用章”后,在开户银行支取工资。次年按相应的工资总额管理办法进行核定。
六、《手册》的监督、检查
1.外经贸部每年将对各单位《手册》使用情况进行一次检查(抽查)监督。
2.各单位应加强对《手册》的使用管理工作,并积极指导下属各单位编制工资总额使用计划,按规定对《手册》审核(备案)签章,通过《手册》随时了解工资发放情况,充分发挥《手册》对各类单位工资使用情况的监督作用。
3.由部委托有关外经贸管理部门和劳动行政部门审核《手册》的单位,其劳动工资统计年报表应经代管部门审核并确认经《手册》支取的工资总额数后报部。
附件一:工资总额计划分配表
(一九九 年)
单位名称(盖章):
------------------------------------------------------------------------------------------
| | 职 工 | 工资总额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 所属单位名称 | 人 数 | 预控数 | 调 整 | 调 整 | 调 整 |
|------------------------|----------|------------|----------|----------|----------|
| 合 计 | | | | | |
|------------------------|----------|------------|----------|----------|----------|
|总公司本部 | | | | | |
|------------------------|----------|------------|----------|----------|----------|
| | | | | | |
------------------------------------------------------------------------------------------
单位负责人: 制表人: 日期:
附件二:三资企业、联(合)营企业工资总额计划申报表
(一九九 年)
----------------------------------------------------------------------------------------------------------
| 单 位 | | (中方) | |
| 名 称 | | 主管单位 | |
|----------------|--------------------------------|----------------|--------------------------------|
| | | | |
| 开 户 | | 基本帐户 | |
| 银 行 | | 帐 号 | |
|----------------|--------------------------------|----------------|--------------------------------|
|职工 | 上年 | | 工资 | 上年 | | 平均 | 上年 | |
|人数 |--------|------------| 总额 |--------|----------------| 工资 |--------|----------|
|(人)| 本年 | |(万元)| 本年 | |(元/人)| 本年 | |
|----------------|------------------------------------------------------------------------------------|
| | |
| 董 | |
| 事 | |
| 会 | |
| 意 | |
| 见 | |
| | |
|----------------|------------------------------------------------------------------------------------|
| | |
| 主 审 | |
| 管 核 | |
| 部 意 | |
| 门 见 | |
| | |
----------------------------------------------------------------------------------------------------------
注:1.本表盖章有效;
2.“职工人数”:三资企业为中方职工人数;
3.“董事会意见”:三资企业为董事会意见,联(合)营企业为合营各单位意见;
4.本表请自行复印留用。
填表人: 联系电话: 填表日期: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