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金昌市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实施办法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5-17 11:01:04  浏览:9641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金昌市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实施办法

甘肃省金昌市人民政府


金昌市人民政府令第30号


  《金昌市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实施办法》已经市政府第39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公布。

            
                   市长:张令平 
            

                 二00九年十月二十六日


            金昌市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实施办法


  第一条 为了保障优抚对象医疗待遇,建立和规范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制度,切实解决优扶对象的就医难问题,根据国家《军人抚恤优待条例》、《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办法》、《一至六级残疾军人医疗保障办法》和《甘肃省〈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办法〉实施办法》等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 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制度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基础,以医疗补助、大病医疗救助为补充,以医疗减免为配套,实行属地管理。
  第三条 凡持有本市户口的下列优抚对象适用于本办法:
  (一)享受国家抚恤和生活补助的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以下简称“三属”);
  (二)退出现役的残疾军人;
  (三)在乡老复员军人;
  (四)带病回乡退伍军人;
  (五)参战退役人员;
  (六)其他按国家规定领取抚恤、补助金的军队退役人员。
  以上对象除一至六级残疾军人外,在本办法中简称“其他优抚对象”。
  第四条 一至六级残疾军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并在此基础上享受优抚对象医疗补助,具体实施按照《一至六级残疾军人医疗保障办法》规定执行。
  第五条 集中供养一至四级残疾军人,原医疗保障渠道不变。
  第六条 城镇有工作单位的其他优抚对象,随单位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按规定缴费。各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应按规定督促其所在单位及时缴费参保。
  第七条 不属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范围内的城镇其他优抚对象,按规定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个人缴费确有困难的,由本人提出申请,经所在街道办事处(社工委)提出意见,报县、区民政部门审核同意后,从优抚对象医疗补助资金中给予适当补助。
  第八条 在乡镇的其他优抚对象全部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其中个人缴费所需经费由县、区民政部门从优抚对象医疗补助资金中解决。
  第九条 七至十级残疾军人旧伤复发的医疗费用,已经参加工伤保险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未参加工伤保险,但有工作单位的,由所在单位解决;所在单位无力支付和无工作单位的,由县、区民政部门从优抚对象医疗补助资金中解决。
  第十条 一至六级残疾军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实行门诊补助。其中,一至四级残疾军人每年门诊定额资金低于我市离休人员门诊定额标准的,由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补足到离休人员门诊费定额标准执行;五至六级残疾军人每年门诊定额资金低于我市离休人员医疗费门诊定额90%的,由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补足到我市离休人员医疗费门诊定额的90%执行。所需经费由县、区民政部门从优抚对象医疗补助资金中拨付到其参保的医疗保险经办机构。
  第十一条 一至六级残疾军人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规定范围内的住院费用,起付标准以下、最高支付限额以上以及个人按比例负担部分,家庭有困难的,经本人书面申请,县、区民政部门审核后,在优抚对象医疗补助资金中给予补助。其中,一至四级残疾军人的补助比例最高不超过95%,五至六级残疾军人最高不超过90%。
  第十二条 城镇其他优抚对象,已享受城镇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规定待遇后,对其报销后个人自付医疗费用超过4000元以上部分,经本人书面申请,所在街道办事处(社工委)对申请材料提出意见,报县、区民政部门审核同意后,按照自付费用的50%给予医疗补助,最高补助限额为30000元,每年只能享受一次补助。所需经费从优抚对象医疗补助资金中解决。
  第十三条 在乡镇的其他优抚对象,已享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规定待遇后,对其报销后个人自付医疗费用超过3000元的,经本人书面申请,所在乡镇人民政府对申请材料提出意见,报县、区民政部门审核同意后,按照自付费用的50%给予医疗补助,最高补助限额为30000元,每年只能享受一次补助。所需经费从优抚对象医疗补助资金中解决。
  第十四条 县、区民政部门将符合条件的优抚对象纳入城乡医疗救助范围,对因患重大疾病、个人承担的医疗费用超过家庭承受能力的优抚对象,优先给予救助,具体按金昌市城乡医疗救助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五条 市、县(区)卫生部门按照方便就医的原则确定优抚对象定点医疗机构,鼓励优抚对象就近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医。
  第十六条 优抚对象到定点医疗卫生机构就医时,残疾军人凭《残疾军人证》或《抚恤补助金领取证》,“三属”和其他按国家规定领取抚恤、补助金的军队退役人员,凭《抚恤补助金领取证》优先挂号、优先就诊、优先取药、优先住院,享受《金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进一步落实重点优抚对象优惠政策的规定的通知》(金政办发〔2004〕123号)和《市卫生局、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市残联关于下发市医疗机构济困病床医疗费用减免办法的通知》(金卫发〔2008〕8号)的各项减免及优惠待遇。
  第十七条 定点医疗卫生机构应在醒目位置公示优抚对象就医优先优惠项目,对优抚对象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收费。不得要求优抚对象支付按规定应予以减免的费用。
  第十八条 优抚对象患疑难重症需转到非定点医疗卫生机构就诊的,须按照城乡医疗保险、医疗救助等有关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第十九条 优抚对象医疗补助资金来源包括:
  (一)中央和省财政专项医疗补助资金;
  (二)市、县(区)财政部门分别按上年度中央和省财政下拨专项医疗补助资金的10%,列入当年财政预算;
  (三)市民政部门在每年留成的福利彩票公益金中按照不低于3%的比例安排资金;
  (四)社会捐助资金。
  第二十条 市、县(区)财政部门对优抚对象医疗补助资金实行专款专用,专账管理。市、县(区)民政部门要设立优抚对象医疗补助资金专账,用于办理医疗补助资金的核拨、支付等业务。当年结余资金结转下一年度继续使用,不得平衡预算和挪作他用。
  第二十一条 县、区民政部门要定期向社会公布重点优抚对象医疗补助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接受社会和有关部门的监督。对虚假冒领、挤占挪用、贪污浪费医疗补助资金的违法违纪行为,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严肃处理。
  第二十二条 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工作由各级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卫生、财政部门管理并组织实施,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切实履行各自的职责。
  第二十三条 市、县(区)民政部门负责协调有关部门研究处理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按预算管理要求编制年度优抚对象医疗补助资金预算,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核;积极协调有关方面将符合条件的优抚对象纳入城乡医疗保障范围,统一办理无工作单位的一至六级残疾军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等手续;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优抚对象医疗补助资金专款专用。
  第二十四条 市、县(区)财政部门负责及时拨付优抚对象医疗补助金,审核民政部门提出的医疗补助资金预算方案,会同有关部门加强资金管理和监督检查。
  第二十五条 市、县(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将符合条件的优抚对象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做好已参保优抚对象的医疗保险服务管理工作,按规定保障参保优抚对象享受相应的医疗保险待遇;会同财政、民政部门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定期分析,协商解决资金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第二十六条 卫生部门负责优先将符合条件的优抚对象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或医疗保险);组织医疗机构为优抚对象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规范医疗服务,提高服务质量;督促医疗机构落实优先、优惠、优待、减免政策,确保优抚对象医疗优惠优待政策落到实处。
  第二十七条 有关单位、组织和个人应如实提供所需情况,积极配合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工作的调查核实。
  第二十八条 具有双重身份或多重身份的优抚对象,其医疗待遇按就高原则享受一种待遇。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所称在乡老复员军人,是指在1954年10月31日之前入伍、后经批准从部队复员的人员。
  第三十条 本办法所称带病回乡退伍军人,是指在服役期间患病,尚未达到评定残疾等级条件并有军队医院证明、从部队退伍的人员。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所称参战退役人员,是指1954年11月1日以后入伍并参加过为抵御外来侵略、完成祖国统一、捍卫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保卫国家安全而进行的武力打击或抗击敌方的军事行动,迄今已经从军队退役的农村和城镇无工作单位且家庭生活困难的人员。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所称其他按国家规定领取抚恤、补助金的军队退役人员,是指参加核试验的军队退役人员,经体检不符合评残和享受带病回乡退伍军人生活补助条件,但患病或生活困难的农村和城镇无工作单位的人员。
  第三十三条 因战致残的民兵、民工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四条 本实施办法由金昌市人民政府负责解释。
  第三十五条 本实施办法自发布之日起30日后实施,有效期为5年。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河北省国防教育暂行条例

河北省人大常委会


河北省国防教育暂行条例
河北省人大常委会


(1990年2月17日河北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


第一条 为加强国防教育,提高公民的国防观念,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促进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国防教育是对公民进行四项基本原则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防观念、国防知识的教育,是启发公民自觉履行保卫祖国和其他国防义务的全民性教育。
第三条 加强国防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接受国防教育是公民依法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
第四条 国防教育贯彻长期、稳定、讲求实效的方针,坚持经常教育与集中教育相结合、重点教育与普及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与行为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第五条 凡本省境内的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城乡基层组织、学校和公民均应遵守本条例。
第六条 省、地、市、县、市辖区设立国防教育领导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国防教育的组织领导和管理。
各级国防教育领导机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作为常设机构设在同级人民武装部门,负责国防教育的日常工作。
第七条 各级国防教育领导机构的职责:
(一)宣传贯彻有关国防建设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二)制定本行政区国防教育的规划;
(三)研究解决本行政区国防教育方面的重大问题;
(四)协调各有关部门开展国防教育工作。
第八条 国防教育办公室的职责:
(一)负责本行政区国防教育规划的具体实施;
(二)负责了解和掌握国防教育的情况;
(三)负责本行政区国防教育经费的预算、管理和使用;
(四)负责国防教育领导机构交办的其他事项。
第九条 国防教育分为社会和学校两个系统,按重点教育和普及教育两个层次进行:
(一)国家机关、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城乡基层组织的负责人和现役军人、预备役人员、民兵接受重点教育,其他公民接受普及教育;
(二)高等院校和各类高级中等学校的学生结合军事训练接受重点教育,各类初级中等学校和小学校的学生接受普及教育。
第十条 接受重点教育和普及教育的对象应当懂得公民的国防义务和权利,学习国防历史、国防地理和军事常识等一般性知识。
接受重点教育的对象还应当学习国防理论、国防法制、国防科技、国防经济等专业性知识。
第十一条 国防教育的师资,可以从下列人员中选任:
(一)各级领导干部、离退休干部和国防教育专业教师;
(二)军队干部和军事院校的教员;
(三)人民武装干部、军队转业干部、退伍军人和民兵、预备役骨干;
(四)其他适合担任国防教育的人员。
各级国防教育领导机构,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国防教育师资的培训。
第十二条 社会的国防教育,由各级国防教育领导机构统一部署,各部门、各单位具体实施。
学校的国防教育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组织,人民武装部门协助,各学校具体实施。
第十三条 各地区、各部门应结合军民共建、拥军优属、征兵等项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国防教育。
还应利用干部学校,职工学校,民兵、预备役训练基地和其他文化活动场所,进行国防知识的基础训练。
第十四条 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及其他文化宣传部门,应根据国防教育的需要,制定规划,积极做好国防教育的宣传工作。
第十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把国防教育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每年安排专项经费。
鼓励各种社会力量自愿捐献资助国防教育事业或者兴办国防教育设施和场所。
民兵组织和预备役部队在法律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开展的以劳养武活动,其收入可以补充国防教育经费。
第十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对在国防教育中做出显著成绩或者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应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十七条 对拒不执行本条例的单位,由本级国防教育领导机构给予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由其主管部门给予直接责任者行政处分。
对拒不接受国防教育的重点教育对象,由其所在单位给予批评教育;经教育不改的,可酌情给予行政、纪律处分。
第十八条 省国防教育领导机构可以依据本条例制定实施细则。
第十九条 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1990年2月17日

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借贷业务管理暂行规定

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6〕第15号



为规范债券借贷业务,维护市场参与者合法权益,提高市场流动性,促进我国债券市场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了《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借贷业务管理暂行规定》,现予公布。





中国人民银行

二○○六年十一月二日







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借贷业务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条 为规范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参与者(以下简称市场参与者)之间直接进行的债券借贷业务,维护市场参与者合法权益,提高市场流动性,促进债券市场进一步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债券借贷,是指债券融入方以一定数量的债券为质物,从债券融出方借入标的债券,同时约定在未来某一日期归还所借入标的债券,并由债券融出方返还相应质物的债券融通行为。

第三条 市场参与者均可进行债券借贷。

市场参与者进行债券借贷应遵循公平、诚信、风险自担的原则,并加强相应的内部授权和外部授信管理,建立相应的内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健全风险防范机制。

第四条 债券借贷的标的债券应为融出方自有的、可以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流通的债券。

第五条 债券借贷的期限由借贷双方协商确定,但最长不得超过365天。

第六条 债券借贷期间,如果发生标的债券付息,债券融入方应及时向债券融出方返还标的债券利息。

第七条 债券借贷的融入方应向融出方支付债券借贷费用,费用标准由借贷双方协商确定。

第八条 市场参与者进行债券借贷,既可以通过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以下简称同业中心)的交易系统达成交易,也可以通过电话、传真等其他方式达成交易。未通过同业中心交易系统的,借贷双方应于成交当日向所在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备案,同时抄送同业中心。

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央结算公司)负责债券借贷的结算。借贷双方应于成交当日将结算指令发送至中央结算公司。

第九条 市场参与者进行债券借贷,应逐笔订立书面形式的借贷合同。借贷合同应订明标的债券名称和数量、质押债券名称和数量、债券借贷期限、债券借贷费用、质押债券置换、借贷期间借入债券的利息支付以及争议解决方式等事项。

第十条 市场参与者进行债券借贷,债券融入方应向债券融出方提供足额的债券用于质押,质押债券应为在中央结算公司托管的自有债券。

第十一条 债券借贷应以标的债券进行交割,但到期时,经借贷双方协商一致后也可以现金交割。

第十二条 单个机构自债券借贷的融入余额超过其自有债券托管总量的30%(含30%)或单只债券融入余额超过该只债券发行量15%(含15%)起,每增加5个百分点,该机构应同时向同业中心和中央结算公司书面报告并说明原因。

第十三条 债券借贷发生违约,借贷双方可以根据合同的约定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于接到仲裁或诉讼最终结果的次一工作日12∶00之前,将最终结果送达同业中心和中央结算公司,同业中心和中央结算公司应在接到最终结果的当日将其予以公告。

第十四条 同业中心和中央结算公司应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和授权,为市场参与者进行债券借贷提供交易和结算服务,并依据本规定制定相应的债券借贷交易、结算规则,报中国人民银行备案后实施。

第十五条 同业中心和中央结算公司应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和授权,及时向市场参与者披露债券借贷有关信息,但不得泄漏非公开信息或者误导市场参与者。

第十六条 同业中心和中央结算公司应建立健全相应的风险监测和预警指标体系,同业中心负责债券借贷交易的日常监测工作,中央结算公司负责债券借贷结算的日常监测工作,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启动应急处理机制,并向中国人民银行报告。

同业中心和中央结算公司应于每季度结束后的10个工作日内向中国人民银行提交该季度债券借贷运行情况分析的书面报告。

第十七条 中国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应加强与同业中心和中央结算公司的沟通,对辖区内市场参与者的债券借贷进行日常监督和管理。

第十八条 市场参与者以及同业中心和中央结算公司违反本规定的,由中国人民银行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十九条 本规定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 本规定自2006年11月20日起施行。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